發布于 2017-12-10 21:51
樓主
本話題最后由 作者 于 2017-12-10 21:53 編輯
-
富足
2017-12-11 06:16回復 查看全文 -
七月風
2017-12-10 23:19回復 查看全文
造成戶外山難最大的事故原因是什么?
相比被困、滑墜、失蹤、失溫等因素,極少有人會想到迷路。
據中登協統計發布的近三年《中國戶外安全事故分析報告》顯示,每年發生的山難事故原因,迷路均位列榜首,且所占比例呈上升趨勢。
2014年-2016年,全國因迷路導致的戶外事故數據比例分別為40%、45%、45%。僅2016年10月,全國共有超過1000起戶外迷路事件(數據來源:慧擇網)。其次,由迷路引起的失溫、失聯等比例則高達80%。
通常,單純迷路只要處理得當,并不致命。但若不幸在冬季找不著北,超低的溫度與可能隨時降臨的風雪,便會招致一場生死考驗。
可致命的后果
下雪后原有的路跡可能會被覆蓋掉,如果遇到惡劣天氣,暴風雪會是能見度大幅降低,增加迷路風險。迷路后就會慌張,可能因為慌張而錯過一些路口,越來越找不到方向,也有可能因為緊張而內心崩潰放棄。
總體來說,冬季迷路可能導致以下后果:
2010年7月,上海一名青年老師小任在蒼山下山途中迷路,腳下失足摔落懸崖,導致小腿骨折失聯。當地動員了超過3000人次救援,在第13天發現了遇難者遺體。
迷路后禁忌
慌不擇路是迷路后的大忌。
迷路后,最好結伴而行。
天黑行路——戶外環境未知,天黑后更加難以辨識危險地帶。迷路后,出于焦急心理連夜尋路,很容易陷入危險,是迷路后一大禁忌。
當你走向戶外,請不要抱有輕視的心態,或高估自己的能力。畢竟,在任何意外面前,無論是戶外小白還是資深玩家,都一樣脆弱。
文 | 戶外探險Outdoor新媒體部